2023年1月13日,中國機械聯總部召開2022年度工作總結會暨新春聯歡會。黨委書記、會長徐念沙,黨委副書記薛一平,執行副會長羅俊杰,秘書長宋曉剛,黨委副書記兼紀檢書記趙文成,黨委常委陳斌、于清笈、楊學桐、趙馳、張克林,老領導蔡惟慈,總會計師段英才,以及中國機械聯總部全體員工參加會議。
薛一平主持總結會。會議宣讀了2022年度部門考評和職工考核結果,表彰了年度優秀員工;宣讀了總部工會工作表彰名單和《機械工業縱覽》優秀通訊員名單;徐念沙會長作了《以“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為目標 高質量做好“四個服務”,彰顯中國機械聯地位作為》的總結講話。
徐念沙會長在講話中表示,2022年,外部形勢復雜多變,世紀疫情影響加劇。全黨全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勠力同心、勇毅前行,戰勝各種困難挑戰,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開啟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機械工業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攻堅克難、穩中求進,自主創新、提質升級,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中國機械聯在上級黨組織領導下,團結會員、帶領系統,堅持發揮優勢做好“四個服務”,堅持黨建引領、統籌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取得了業務創新與經濟收益超過年度預算目標的良好成績。完成了理事會換屆,實現了新老交替;初步完成了巡視整改各項任務,實現了強化黨的建設;堅持統籌疫情防控與改革發展,實現了雙促進雙提升。強調成績的取得實屬不易,這是全會上下同心、砥礪前行、拼搏奮斗的結晶,充分彰顯了聯合會的精神底蘊和素質能力。他代表領導班子向全體員工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
關于2022年工作,徐念沙會長從三個方面進行了總結。
第一方面:堅持以黨建引領促進系統單位改革發展。
1、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一是堅持黨建引領的政治方向。在上級黨組織領導下,黨委組織落實了“第一議題”制度,組織了4場政治理論學習輔導報告會和2500余名干部網絡學習培訓。召開了黨史學習教育總結大會、系統黨建工作會、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等會議。二是夯實黨的基礎建設。按要求召開黨委全委會、常委會及擴大會16次。組織了基層黨課、黨建述職、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和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完成總部和系統相關制度制修訂546項。完成11個基層黨組織換屆,發展新黨員16名,組織啟動了黨建“雙創”和“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授等活動。三是堅持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改革發展。健全了黨組織領導下的疫情防控體系,加強了貫徹落實上級要求、日常監督、數據統計等工作,維護了職工安全和大局穩定。四是加強了輿論引導。開展了意識形態領域專項整治,協助處理了相關單位重點問題。組織了央視報道和行業媒體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幾十篇專欄報道。
2、認真開展巡視整改。一是落實整改任務。按照要求,聚焦巡視反饋的13個方面46個重點問題,已完成89%;制定整改措施已完成94%,對尚未完成的5個問題和5項整改措施,確定了完成時限。二是創新整改成果。編發了22期工作簡報。推進黨建工作創新,改進了相關制度辦法,組建了系統黨建研究會等。三是建立長效機制。形成了鞏固擴大整改成果的長效工作機制方案等。巡視整改工作是舉全會之力的一項重點工程,在黨委和整改領導小組帶領下,歷時三個多月,集中了各部門的力量,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完成了計劃。
3、加強紀檢監察工作。一是落實上級要求。對貫徹黨風廉政建設、黨組織“一把手”等加強了政治監督。二是修訂工作制度。修訂13項工作制度,簽訂了491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三是開展專項整治。進行了風險防控摸排,對系統輿論陣地意識形態集中進行了整改。完成10件核實查辦案件。懲治處理了一批違規違紀的現象和個人。四是充實力量。強化了紀檢機構,增加了2名專職人員。五是加強教育宣傳,提高思想認識,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風氣。
4、推動改革做好服務。一是為民服務。為解決職工社保問題,參加和召開會議8次,報送材料500余份。為近百名干部辦理了政府特貼、兩地分居等服務。二是強管理嚴要求。完成18個事業單位及社團換屆和干部調整。組織對72家期刊及38家社團等進行年檢。三是建制度促改革。開展了“小金庫”等專項檢查,推動審計問題整改33項,減免涉企收費104.5萬元。推動問題整改累計完成率達到89%。形成近7000字材料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訴求,推動解決脫鉤改革遺留問題。召開了系統外事工作會議等。
第二方面:堅持以做好“四個服務”彰顯聯合會地位作用
1、在服務政府方面。一是積極建言獻策。在全國人大、政協建言獻策,提交有關行業發展多項議案建議。各部門參加中央、國務院有關機構和政府部門各類會議達219次。二是提供行業信息。報送各類專題報告、匯報及材料等近900件次。三是當好參謀助手。參與國家政策制修訂及提出建議40多項。完成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重點產品技術方案論證、評定、鑒定、組織協調等100余項。四是做好國際化服務。會領導多次受邀到訪瑞士等大使館,受邀參與B20、ICC等國際工商界對話磋商機制,代表中國工商界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和國際貿易規則制定、促進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建言獻策。提出稅則稅目調整等意見建議近200條。報送舊機電產品進口審查行業意見40批次。五是主動對接需求。積極參與世界一流企業建設、中小企業服務月、領航企業評定等工作。完成了73個職業教育專業目錄、教學標準制修訂。
2、在服務行業方面。一是全力推動穩增長。組織10次專家經濟會商會。印發了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指導意見,組織了專題會,發表了署名文章。編發了發展報告及情況反映等。二是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征集推薦9項“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年度行業科技獎446項,科技成果鑒定400余項。組織召開了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線上線下近3000人參會。完成機器人產業93項需求調研及兩次產業鏈對接交流會。組織開展雙邊或多邊國際會議11個。三是完善基礎服務平臺。完善了行業經濟信息統計監測預警平臺。建立行業科技創新平臺234家。標準化工作標委會達678家,分會達939家,對口國際標準化組織達51個。全年征集推薦國標行標及外文版計劃項目1275項,完成標準審核報批671項。質量檢測機構達251家,審核計量技術規范24項,組織審查300家“單項冠軍”企業遴選復核、193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限定性條件論證。提出了百余人組成的新一屆專家委建議名單,全年組織完成軟課題研究31個。保持了與境外20多家對口組織的業務聯系,特別是在促進兩岸產業交流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批復組建了新一屆行指委,舉辦多項全國性技能大賽,建立604家評價機構,發放證書7.8萬本。成功舉辦展覽10項、會議5個,對40多個會展項目進行排查和輿情管控,儲備新項目10個,2023年世界氫能技術大會組織工作有序推進。
3、在服務會員及企業方面。一是開展調研。新一屆領導班子對系統9家協(學)會及事業單位進行了調研,形成了調研報告。聯合組織開展6次問卷調查,涵蓋14個分行業多種所有制企業。通過電話、書面問卷等方式開展了8次熱點和苗頭性問題調研。二是為企業紓困。聯合18家協會匯總上報126項助力需要協助解決的問題建議。有關縮短商業承兌匯票最長承兌期限由一年縮短至6個月的建議被采納。三是拓展服務。加強了與會員單位聯系,編發了會員服務手冊。機經網每年登載行業信息1萬多條,公眾號發表信息1000多條,會刊雜志等刊發信息100多萬字。
4、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一是開展行業自律。完成優質企業培育專項研究。組織遴選誠信企業53家,優質品牌75個。完成23家壓力容器等資料審查及質量體系完善等工作。二是營造市場環境。提供有關國際貿易技術壁壘和原產地規則及應對貿易摩擦等建議。組織完成60余項特種產品許可證管理等技術支持。推進機器人行業檢測認證發證超過80張。三是倡導綠色低碳生產方式,組織征集了有關機械企業綠色低碳化改造等4項政協議案。向政府推薦13項節能技術和97個節能產品。全會積極引導推進“雙碳”達標和綠色低碳生產方式,目前節能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在全行業占比超過40%,新能源汽車連續7年穩居世界第一。四是參加社會公益性活動。開展對口扶貧和職教幫扶活動,全系統捐款13.78萬元。對口幫扶資金30多萬元。組織系統單位取消、減免、緩繳收費1100多萬元,爭取幫扶減輕企業負擔60多億元。歷經7年組織編纂的《中國工業史》機械卷即將出版發行。
第三方面: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推進自身建設。
1、圓滿完成理事會換屆。一是認真制定方案。換屆工作從確定啟動到召開大會僅有不到2個月時間,時間緊、任務重且面臨疫情加劇等重重困難。但全會上下同心、倒排工期、加班加點,幾經反復形成了換屆工作方案。二是精心組織實施。為確保投票效果,抽調人員組織專班,多次與服務公司對接。換屆大會得到上級單位、14位老部長老領導親臨指導,獲得線上線下參會百分百和議案與候選人投票選舉通過百分百的圓滿成功。三是提出工作建議。大會對新一屆理事會提出了“二十要”的工作意見,得到行業上下一致認同。四是擴大社會影響。??l放至會員及相關部門等共計1500本,并得到多位曾在機械行業工作過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心和鼓勵。目前,章程修改等后續工作正在推進之中。
2、加強人力資源建設。一是制定規劃。針對總部業務骨干年齡老化等問題,制定了人才培養規劃,有關總部人力管理等問題正在研究解決。二是推進改革。借巡視整改之力,在全會同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下,調整人員共計18名。全會退休返聘人員由34人下降到24人,工作人員平均年齡由51歲降到49歲。會領導班子成員平均年齡下降了2歲。三是充實力量。調入年輕骨干5名,借調、交流人員12人次。
3、創新工作提升執行力。一是完善制度。在各部門支持下,目前完成制度制修訂60項,完善了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機制,提出了巡視整改成效機制意見。二是創新方式。創建了網上辦公流程和工作新模式。建立了部門例會制度。三是加強督辦。加強了重大事項督辦。全年完成文件、會議督辦220項,公文處理及印制文件近3000件,收發報紙信件等2.5萬件。
4、實現業務與收益雙促進。一是工作按期完成。在考核小組及人事部組織下,總部12個部門中有10個部門獲得B級以上評價,8名同志榮獲年度先進表彰??梢哉f絕大多數部門都較好完成了全年任務。二是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去年特別是12月份,總部108名同志出現陽性92名,占85%以上。但大家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堅持網上辦公,工作沒有受到重大影響。目前職工康復比例達94%。很多同志冒著疫情風險,甚至在自己也陽性的情況下堅持工作,保持了定期通報情況、加強指導,維護了總部和系統單位的安全穩定。三是超額完成年度預算。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經過全會各部門的奮發努力,去年全會創收同比基本持平,超額完成了年度預算指標。
關于2023年工作,徐念沙會長強調,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行業“十四五”規劃、深入推進轉型升級、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按照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上級單位工作要求,代表領導班子提出了總體思路: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實施“十四五”規劃為抓手,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動力,全力推動行業穩增長、揚優勢、補短板、強能力,加快實現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安全可控和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推動行業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明確職責,落實職責,抓創新抓實效,為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建設制造強國做出應有貢獻。
明確了七項重點任務:
1、切實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重點是推動全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振信心、凝聚共識,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積極引導行業和企業會員,樹牢高質量發展理念,按照“三化”要求謀劃好行業和自身發展,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全力穩增長保全局為“六穩”“六保”做出貢獻。重點是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和工信部等三部委通知要求,加強形勢預判、監測預警和經濟會商,加強重點企業調研,及時提出政策建議,爭取支持、助力利好政策落地,為實現2023年經濟良好開局。
3、堅持以創新為核心動力推進“十四五”規劃實施。重點是組織對行業“十四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聚焦發展堵點卡點,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力保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安全可控。積極參與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4、深入推進“兩化”融合數字化轉型增強發展新動能。重點是發揮智能與綠色制造、機器人分會等作用,推動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擴散,加強技術標準和人才培養,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強行業發展新動能。
5、大力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雙循環”新格局。重點是加強國際化專業能力培養和專業化服務,加強與境內外相關組織的聯系交流,努力在解決貿易糾紛、引資引智引技等方面提供咨詢和法律服務,促進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6、加強軟實力建設夯實產業戰略支撐。重點是加強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產業文化建設,講好中國機械故事,弘揚大國重器文化。加強行業誠信、行業自律,關注參與(ESG)環境、社會、治理建設,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
7、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推動創新發展。重點是堅持黨建引領,鞏固擴大巡視整改成果,提升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加強改革創新探索,加快整合資源、聯動互動,助企業、促行業。以創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為目標,加快內部基礎建設和改革創新,提高做好“四個服務”。
徐會長強調,新時代、新要求、新使命。要繼承發揚中國機械聯堅守初心、團結向上,不畏艱險、篤定前行,銳意創新、爭創一流的光榮傳統作風,強化黨建引領,強化求真務實,強化改革創新,以新精神新面貌,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中國機械聯和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再創新的佳績!
最后,徐念沙會長代表領導班子和在外地的王瑞祥老會長,向各位員工和今年離開崗位的老領導老同志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恭祝大家新春快樂、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總結會后于清笈主持了職工聯歡會。會上中國機械聯總部各部門負責同志代表部門員工分別作新春祝福;徐念沙會長帶領全體會領導向總部全體員工拜年,并為本命年職工贈送吉祥物;最后抽取了兔年幸運獎。聯歡會在歡樂祥和、積極向上的新春氛圍中落下帷幕。